166汽车网

电动汽车最大的弱点除了电池,还有什么?

166汽车网 0

一、电动汽车最大的弱点除了电池,还有什么?

电动汽车最大的弱点?

我猜题主应该是想问技术上的弱点……

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题主,技术上有一个很大的弱点,是搞不定底盘!

(说的直白一点是,搞不定博世……

正好也借这个问题,来聊聊新能源汽车的驾驶性解决方案。

我以前在一个回答里提到过,电动车的驾驶模式和能量回收的事儿。

传统汽车和混动汽车在驾驶性评价方面有什么不同?有什么需要特别关注?

以下为原文:

纯电动汽车驾驶一致性问题和解决方案思考

最近在汽车行业校友群和新能源汽车的车主群里,遇到了这样的一个问题:

高SOC下,车辆没有能量回收或者回收扭矩过小,导致车辆驾驶一致性在不同SOC段相差很大。用户不习惯,甚至出现驾驶风险的问题。

先看几个案例:

案例1:来自一个行业校友群的案例,一个师兄的纯电动车无法正常能量回收,我们一顿瞎咋呼分析,最后……因为他充满电了……

案例2:

来自小鹏G3的某车主群


关于电动车的特性

对新能源汽车熟悉的人,不会对能量回收这个词语陌生。新能源汽车的驱动,是电池放电给电机,电机对外做功,驱动车辆行驶(电能转化成动能)。

同样的,运动中的车辆,需要制动时,除了刹车盘的机械制动,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功能就是能量回收。通过电机,将运动中的车辆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对电池进行充电。(动能转化为电能)

有的说法是模拟发动机的倒拖,其实落实到车辆表现上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实现减速。但是本质上是不一样的。发动机的倒拖和电机的倒拖还是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的。比如说能量的转化,发热的情况,减速的效果等等……

例如,电机可以实现非常大的制动扭矩(能量回收),从电路原理上来说,电机可以放出多大的驱动,那么回收的时候就可以支持多大的回收扭矩,就是说,如果百公里加速如果可以单纯的通过电机在5秒内实现,那么减速过程也可以单纯的通过电机反向扭矩的执行来实现百公里减速5秒内完成。但是实际情况来说,是无法完全反向标定最大的回收扭矩的。

一来从安全性来说,车辆突然的制动,对后来来说是极大的风险,尤其是车辆非预期的减速。

二来从驾驶舒适性来说,不踩制动,百公里减速5秒,你是想吐吗?

所以,无论是从安全性,还是舒适性角度来说,合适的能量回收扭矩大小,会给司机较好的驾驶体验。——模拟传统车的减速度和减速曲线,这是传统汽车多少年积累起来的安全经验和人体承受能力经验。

所以,在电机能力充足的情况,限制能量回收特性的关键因素,更严格的说,应该是电池,而不是电机。

同样的,在电池低SOC情况下,放电能力会有所下降,加速无力,甚至在SOC下降为0之后,动力会完全丧失。

那么,如何评价纯电动汽车因为电池充放电功率而导致驾驶一致性偏差这一特性呢?有没有相关的解决措施呢?


高SOC状态下,车辆的动力性保持的非常好,电池允许对外放电的功率也是最大的。但是能量回收在电池高SOC状态下有较大的限制。影响到驾驶员收油门时候的车辆减速效果。那么,有没有好的方法来处理这一问题呢?

别说,还真有。

方案1,标定电池SOC显示值。

优势:通过显示SOC值和真实SOC值的等比例标定,例如(显示100%=真是90%),来实现车辆充满电后,还可以继续保留比较大的充电能力(允许较大功率的能量回收)可以保持较好的驾驶一致性,并且,还可以让电池处于浅充状态,对延长电池寿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劣势:造成电池实际可用能量的浪费,比较明显的续航里程下降。

代表车型:日产Leaf。

早期我刚入行的时候,大约是2011-2012年的样子吧,那时候全中国都没啥好对标的新能源汽车。前前单位花大精力搞了一辆leaf对标车。续航140km。

那时候我才是真的接触到算是比较先进的汽车技术,有机会我给大家分享一些leaf的对标结果。这里简单描述一下leaf在高SOC下的处理。

满充停止条件,我们对标后发现,仪表显示满格(是的,现实的是格子,不是数值,这也是取巧的地方,针对无法精确显示的,采用模糊处理)

那时候的设计,现在看也不落伍

但是根据采集到的的CAN报文显示,电池的SOC值为90%,而非100%。经过我们的分析,就是为了保证电池的使用寿命和驾驶性的一致性。尤其是在当时,全球电动车市场对续航里程没有那么疯狂的追求的时候,会把大量精力放在驾驶性的开发上。这也是导致后来开发的新能源汽车,在驾驶性方面,很少有做得过Leaf的

是的。我认为,在驾驶性方面,Leaf是我开过最好的电动车,没有之一!

方案2,在高SOC状态下,通过制动力接入,弥补能量回收力矩的不足。

优势:可以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电池容量和性能。不会让车主每次都空宰10%的电池,但是这10%的电量却没有用到。

劣势:开发难度高,周期太长,成本太高。

代表车型:无。很不幸,真的没有。

但是有一些车型具有这方面进化的能力。就是那些上了ESP,ibooster,AEB,甚至ABS,等有自动驾驶或者电制动机械制动分配的功能的车,理论上都具备解决“高SOC下,驾驶性不一致问题”的能力!

——尤其是底盘领域的大牛供应商,博世,人家情愿自己搞这个技术,也不会把机械制动和电制动的结合技术让主机厂去掌握——所以才有了ibooster。

方案3.通过打开车内耗电设备,如PTC,对回收的能量进行消耗

高SOC下,继续保持较高的能量回收,电池满了,电哪里去?消耗掉就可以啊,最简单的办法是,发热。用空调PTC消耗掉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当然,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对热管理的电控策略的处理,和PTC过载能力的设计……

其实还有一个

方案4,那就是,各大厂家的电动车均保持一致,在高SOC下,就是不处理……

培养用户的驾驶习惯,让用户习惯电动车就是有这样的尿性。

(就像低SOC时,电池输出功率下降,是必然存在的特性一样)

(或者,就像汽油车,如果要使用空调制热,必须要等发动机水温热起来,这是车辆本身的物理原理决定的~电动车就没这个问题,上电就能制热……)

但是在细节上,其实可以给用户提示,比如soc下降到具体哪个值就可以有较高的回收等…


怎么说呢,其实方案1,2,4,其实都是被底盘不肯配合给逼出来的方案,要么牺牲电池性能,要么靠用户习惯……

重点就说说方案3:

将机械制动和能量回收做结合,这项工作,属于跨领域的技术开发。到底是由底盘领域牵头还是动力系统领域牵头,又或者由性能部门牵头?都没有很好的定论。

当然,也有成功搞定博世的,用方案2的案例:

最后:

1.希望将来有主机厂,可以在保证电池可用容量尽可能大的情况下,去更好的整合底盘与动力之间的关系,物尽其用

2.现阶段的新能源汽车,几乎可以说是所有车型,都是存在这样的问题,所以驾驶员如果在满电时行驶,一定要注意能量回收的大小,该踩刹车的就刹车,别飙车太快了

3.如果有可能,在不追求续航里程的情况下,尽量将电池电量充到非满电状态——大白话就是,别充太满,如果可以车辆设定,那就设定90%左右最划算……

二、中国最大锂电池材料生产上市公司?

1、赣锋锂业(002460):2020年净利润10.25亿,同比增长186.16%。公司主要从事锂资源开发、深加工锂产品、锂电新材料、锂动力与储能电池、锂电池综合回收利用等全产业链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在国内率先建成了锂产品资源闭路循环和综合回收的生态工业系统。

2、当升科技(300073):2020年净利润3.85亿。根据协议约定,双方拟在金坛金城科技产业园合作建设锂电新材料产业基地,项目首期规划年产能5万吨,计划投资30亿元,分三个阶段建设。

3、华友钴业(603799):2020年净利润11.65亿,同比增长874.48%。中国最大的钴产品供应商,国内锂电三元前驱体产品重要供应商,在刚果拥有完备的钴铜开发体系,保障原料供应;公司主导产品为四氧化三钴、氢氧化钴和硫酸钴等钴产品以及锂电正极材料三元前驱体产品;18年锂电新材料收入13.95亿元,营收占比9.65%19年5月,拟以7.73亿元收购华海新能源99.01%的股权,完成全控,华海新能源主要负责建设运营新能源锂电三元材料前驱体项目。

4、远东股份(600869):2020年净利润-16.91亿,同比增长-3867.02%。智慧能源作为国内领先的6GWh特斯拉21700型号锂电池制造商,独家入股了“战略规划年产4万吨碳酸锂、1万吨氢氧化锂”的亚洲锂都知名企业——南氏锂电新材料,占领了上游碳酸锂产业高地,打通了锂电新能源产业链。

5、富临精工(300432):2020年净利润3.3亿,同比增长-35.77%。公司子公司升华科技依托中南大学在新材料领域的研究优势,与其合作建立了锂离子动力电池正极材料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为升华科技锂电新材料提供研究与开发服务。

6、百利科技(603959):2020年净利润2365万。2018年3月5日公告,公司中标当升科技锂电新材料产业基地项目第一阶段年产2万吨锂电正极材料智能工厂设计、采购、施工工程总承包项目,中标价为9.65亿元。

三、中国最大汽车电池制造商?

中国最大的汽车电池制造商,也就是所谓的电动车电池供应商是宁德时代,比亚迪排名第二,与宁德时代有些差距。

四、新能源汽车什么电池用量最大?

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用量最大,特斯拉汽车就是用了一大堆18650锂电池。电动大巴用的是磷酸铁锂电池。

五、新能源汽车电池材料上市公司有哪些?

  新能源汽车电池涉及到的上市公司主要有以下这些家  (1)002091江苏国泰:锂电池电解液。主要控股子公司国泰华荣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主要产生产锂电池电解液和硅烷偶联剂,锂电池电解液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30%。占上市公司营业利润的30%,公司有望凭借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大规模应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2)000839中信国安:锂电池正极材料。公司子公司——中信国安盟固利电源技术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锂电池正极材料钴酸锂和锰酸锂的生产厂家,同时也是国内唯一大规模生产动力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厂家。奥运期间以盟固利公司锰酸锂产品作正极材料的动力电池装配于50辆纯电动大客车。  (3)000973佛塑股份:锂电池隔膜。生产锂电池隔膜产品。  (4)600884杉杉股份:生产锂电池材料,为国内排名第一供应商。  (5)000100TCL集团:子公司生产锂电池,目前无汽车锂电池项目。  (6)000049德赛电池:子公司生产锂电池,目前无汽车锂电池项目。  (7)600478科力远:镍氢电池。正谋求从丰田HEV镍氢电池材料供应商向镍氢动力电池组的成品供应商的转变。目前科力远与它们的合作仅处于谈判阶段。与科力远有初步合作的仅是日本丰田和南车集团,其中南车集团的纯电动客车项目已对科力远镍氢电池组方案较为认可。  (9)600846同济科技:燃料电池。参股上海中科同力化工材料有限公司36.23%的股份。该公司从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关键材料与部件的研发,包括具有创新化学结构的质子交换树脂和质子交换膜的研制。  (10)600196复星医药:燃料电池。参股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司36.26%的股权。该公司是专门从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的高科技民营企业,目前开发了5个系列的燃料电池产品,建立了全套的中小功率(0.1kW-30kW)与大功率(30kW-150kW)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及其动力系统、燃料电池发动机集成制造技术及批量生产的能力与设施。  (11)600104上海汽车:燃料电池。大股东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是“大连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大股东。该公司是中国第一家致力于燃料电池产业化的股份制企业,“燃料电池及氢源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获国家认可,在中国工程院院士衣宝廉先生带领下主要研究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是新源动力的第一大股东,长城电工参股11%,新大洲A参股3.42%。  (12)600192长城电工:参股“大连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持股11%,同上。  (13)000571新大洲A:参股“大连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持股3.42%,同上。  (14)600872中炬高新:公司涉及动力电池行业,其与国家高技术绿色材料发展中心共同设立的中炬森莱高技术有限公司就是一家专门从事镍氢电池、镍镉电池、锂电电池、动力电池、手机电池的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企业,在十五期间一直承担国家863项目——动力电池产业化开发项目的研究工作。目前公司已向多家汽车生产厂家提供动力电池样品,未来在国家政策及汽车企业动力电车实现量产的推动下,该业务有望成为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  (15)中国宝安:  (1)在锂电池正负极材料上拥有绝对的行业话语权。(2)控股75%的天骄公司主营的三元正极材料08年销量居国内第一,市占率30-40%,08年三元正极材料产量805吨,销量665吨;09年保守产能是1400吨,负极材料钛酸锂180吨,正极材料磷酸铁锂09年6月达产,年产能是150吨。(3)控股55%的贝特瑞公司是锂电池碳负极材料和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龙头,前者国内第一,市占率80%,全球第二;后者国内第一。贝特瑞公司是国内唯一的锂电池碳负极材料标准制定者;也是国内唯一的锂电池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标准制定者。贝特瑞09年碳负极材料产能是6000吨/年,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能是1500吨/年。(4)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采用固相法、火热合成法,每吨成本降低到13万,大幅下降后成本只有国际上的一半。毛利率在60%以上。(5)通过哈尔滨宝安公司贝特瑞拥有近10亿吨适合于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的优质石墨矿产资源,可确保原料的稳定供给。  (16)金瑞科技(600390)  公司未来发展主要集中在锰资源、电解锰、四氧化三锰的锰系列和镍氢电池的球形氢氧化亚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电源材料系列。  央企整合或将在2009 年完成。金瑞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大股东是中央直属大型科技企业长沙矿冶研究院,作为在国资委排名靠后的长沙矿冶研究院而言,或许  并购成了其更好的选择。  公司球形氢氧化镍是镍氢电池的关键原材料,技术优势突出。公司是镍氢电池正极材料球形氢氧化亚镍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其强大的研发实力保证了公司产品的一致性和性能稳定性居于国内前列,产品主要销售及给比亚迪和日本汤浅,其中日本汤浅用于生产镍氢动力电池。  公司子公司长远锂科生产锂离子电池材料。长远锂科有限公司是生产锂离子电池的高新技术企业。长远锂科有限公司为金瑞科技大股东长沙矿冶研究院持股84%,金瑞科技持股16%,不排除金瑞科技公司向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进一步扩展的可能。锰资源优势明显,锰产业链完善。公司在贵州省铜仁地区的两座锰矿的建成投产,正在进行销售许可证的申请,一旦得到销售许可将满足公司电解锰所需原料的50%左右。公司是国内最大的四氧化三锰供应商,公司还是国内主要的电解金属锰生产基地之一,预计2009 年公司电解锰产能将达到3.5 万吨,锰产业链完善。  (17)尖峰集团600668  公司投资2000万元持有博信电池(上海)有限公司15%的股份,成为介入动力电池的潜力品种。2008年9月4日,科学技术委员会信息报道,上海锌空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承担的锌空气电池替代车用燃料产业化项目获得国际财团认可,正式进入融资尽职调查阶段。上海博信锌空电池有限公司研发的锌空气燃料电池技术能得到浦东区政府的支持,属国家鼓励类产业,其技术性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博信电池(上海)有限公司目前为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等生产商提供高性能、无污染的 DQFC 锌空气燃料电池,同时为DQFC 使用者提供高质量的换电服务。  (18)南方汇通  (000920)南方汇通,公司控股56.43%的子公司贵州航天电源科技公司是从事锂二次电池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是贵州省西部开发的重点工程及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的名品“标志工程”,公司依托我国航天电源开发技术,采用新设备、新工艺生产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锂离子二次电池,具有容量大、安全性能好、循环寿命长、一致性好等优点,产品部分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公司目前锂离子电池生产能力为日产10万只水平,规格多达数十种公司与梅岭化工厂共同组建的“贵州航天电源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拥有国内最先进的电源研究开发与检测设备。一支实力雄厚的设计开发队伍是公司保持技术领先与快速发展的坚强后盾。目前锂聚合物电池、大容量离电子电池和锰酸锂电池已成功开发,并将逐步实现产业化。  (19)长春经开  (20)咸阳偏转  (21)江苏索普  (22)航天机电

六、工业软件最大上市公司

工业软件最大上市公司的发展和影响

工业软件最大上市公司一直是科技行业的焦点之一,它们在推动技术创新、拓展市场影响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工业软件行业也日新月异,涌现出许多具有影响力的上市公司。

这些公司以其强大的研发实力、先进的技术和全球化的市场布局,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先锋。它们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常常应用于制造业、能源领域、建筑工程等诸多行业,为客户提供了高效、智能的解决方案。

技术创新驱动发展

作为工业软件领域的领军企业,这些最大上市公司在技术创新方面一直走在前沿。它们不断投入研发经费,开发出符合客户需求的新产品,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进步。

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物联网等先进技术,这些公司不断完善自身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提升客户体验。同时,它们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与高校研究机构合作开展技术创新,助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市场影响力持续扩大

随着全球市场的日益竞争,工业软件最大上市公司的市场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它们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庞大的客户群体,与众多行业领先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这些公司通过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升服务质量,赢得了客户的信赖与认可。同时,它们还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行业协会活动,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未来发展展望

展望未来,工业软件最大上市公司将继续发挥引领作用,推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推进,工业软件的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拓展,创新技术将持续赋能行业发展。

这些公司将继续致力于技术创新、产品优化,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它们也将与伙伴们携手合作,共同推动行业生态的健康发展,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和解决方案。

七、常德最大上市公司?

是金健米业股份有限公司!

该公司于1998年5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600127,2001年实施增发,现有总股本54446万股,总资产17.5亿元,员工5000余人。

金健米业是我国粮食行业第一家跻身资本市场的企业,是首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十五”第一批国家级科技创新型星火龙头企业,国家水稻工程优质米示范基地,湖南省“十大标志性工程企业”。

八、最大纺织上市公司?

是山东魏桥纺织有限公司

魏桥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棉纺织制造商,并于2003年9月24日于香港联合交易所正式上市。在经验丰富、富有远见的管理层领导下,建立了庞大的生产规模、领先的技术装备水平, 并依靠「严、细、实、恒」的管理,奠定了强劲的竞争地位,面向全球棉纺织市场,建造业界新领袖。

九、河北最大上市公司?

河北钢铁集团是由我国两大钢铁集团--唐钢集团、邯钢集团强强联合组建而成的国内最大、全球第二的特大型钢铁集团,总资产2638亿元,年产钢4024万吨,跻身世界500强第269位(2012年)、中国企业500强第26位、中国制造业500强第7位。

十、无锡最大上市公司?

无锡共有在沪深两市共有110多家上市公司。无锡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是药明康德股份有限公司,高达4116亿元,是第二名先导智能的3.5倍,稳居无锡龙头企业位子。

无锡还有两家上市公司市值超过千亿,分别是先导智能1194亿元和卓胜微1079亿元。